是白居易的
大林寺桃花
(唐)白居易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林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译文:四月,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,
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。
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,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,
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,喜出望外,猛然醒悟: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。
作者简介: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山西太原,生于河南新郑。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答:不是刘禹锡的。
《大林寺桃花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。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,此时山下芳菲已尽,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。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,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。
大林寺桃花 - 作者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。生于郑州新郑(今属河南),祖籍太原(今属山西),唐代现实主义诗人、唐代三大诗人
《大林寺桃花》为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这首诗记录了诗人在庐山大林寺游玩的经历。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,因为是闲职,没有实际公事可办,因此得以在闲暇中几次漫游庐山。公元817年(元和十二年)四月,白居易偕友同游大林寺,作《游大林寺序》以记此行。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写景小品,文中附有一首绝句,就是这首《大林寺桃花》,也是一篇难得的写景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