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古称青泥浦,城市初建于沙俄占领时期,当时称为“达里尼”,俄文意义是“远方的自由港”,但中国人仍以青泥浦或青泥洼称呼之。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战胜沙俄,将青泥洼也改称为古代中国标称大连湾所用的“大连”二字,一则用海域的名字指称港口,二则也兼取近似俄文“达里泥”音之意(日文汉字同“大连”,音读为“Dairen”)。
当时,日军辽东守备军司令部男爵西宽二郎发布传达命令第三号,内容为“自明治三十八年(1905年)二月十一日起,‘青泥洼’改称‘大连’”。1945年8月22日大连解放,建国后曾一度旅顺大连合体,称为旅大市,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,旅大市改回原名大连市,沿用至今。
大连最早在古代被称为辽东郡。
自战国时期燕昭王在辽东设置“辽东郡”以来,一直到秦汉时期,大连地区都属辽东郡辖区。 大连,别称鲲城、滨城,旧名达尔尼(Dalniy)、青泥洼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,地处黄渤海之滨,背依中国东北腹地,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。大连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、贸易、港口、工业、旅游城市。 大连历史悠久,第一次鸦片战争、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,英军对大连地区进行了侵扰。作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,大连在近代史上曾遭受两次大的战争劫,沦为俄、日殖民地近半个世纪。大连环境绝佳,气候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有“东北之窗”、“北方明珠”、“浪漫之都”之称,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;曾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、国际花园城市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。
辽东半岛是位于辽宁省南部的一座半岛,因位于辽宁东南部,古代称山海关以东地区为关东,也叫辽东,故大连被称为辽东半岛。辽东半岛,是中国第二大半岛,位于辽宁省东南部。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,伸入黄海、渤海之间。整个半岛呈东北—西南走向,从北部的本溪连山关至南端的老铁山角,长达340千米,北宽150千米,面积2.94万平方千米,向南渐窄,南端为大连港。

千山山脉从南至北横贯整个辽东半岛,最高点高于1000米,半岛沿海地带是平原,海中有很多岛屿,最著名的有小龙岛(蛇岛),长山群岛等等。由于海洋气候影响半岛上冬暖夏凉,夏季是避暑胜地。温暖的气候使半岛成为良好的水果出产地。半岛上产煤。重要的城市有大连、营口、丹东等。辽东半岛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,受海洋调节,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℃,年降水量650~950毫米。
辽东半岛自然条件优越,农业发达,产玉米、水稻、高粱、谷子、薯类、大豆、花生等。是苹果的集中产区和最大的外销基地。柞蚕茧产量占全国2/3。
辽东半岛是位于辽宁省南部的一座半岛,因位于辽宁东南部,古代称山海关以东地区为关东,也叫辽东,故大连被称为辽东半岛。
辽南,指的是辽宁南部地区。狭义上专指大连,广义上还包括营口市、鞍山市、丹东市。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中文名称
辽南
外文名称
liaonan
别名
管王之地 苹果之乡 东北金三角 青丘
所属地区
中国东北
下辖地区
大连,营口,鞍山,丹东
基本介绍
辽南
辽南旧称“管王之地”。狭义上专指大连,广义上还包括营口市、鞍山市、丹东市。其地域覆及大半个辽东半岛区。具体说来“辽南”主要包括:大连市内四区、以及普兰店、瓦房店、庄河、长海、金州、旅顺;营口市区、以及大石桥、盖州;丹东市区以及下辖的东港市、凤城市、宽甸满族自治县;鞍山市区以及下辖的海城市、岫岩满族自治县这十几个县市区。古时有“金复海盖,辽阳在外”的说法。1965年国家曾设立辽南专属区。是“辽海文化”区的主要辐射带(盖县上帝庙“辽海威仪”碑)。因三国时期管宁(隐居海城管宁屯)王烈(隐居大连三山岛)等山东学者浮海来辽南隐居讲学,使此地风俗教化迥异与关左其他地区,故后人称之为“管王之地”。又因为近代以来半岛盛产苹果,又被称为“苹果之乡”。该地又有“东方君子国”之称。辽南人祖先多为“小云南”、“海南丢儿”的山东移民,汉民族的风俗教化根深蒂固,以至于清初难以与满人同化。
